“期货将近”,在金融市场,尤其是在期货交易语境中,通常指距离交割日期最近的期货合约。它也可以理解为“期货最近交割的合约”,或者“即将到期交割的期货合约”。这个术语的核心在于强调合约的到期时间,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的不同。理解并掌握“期货将近”的含义,对于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来说至关重要。
期货合约是有明确到期日的标准化合约,规定了在未来的特定日期以特定价格交割特定数量的标的资产(例如商品、股指 或 外汇)。每个标的资产通常会同时存在多个不同到期日的合约,形成所谓的“合约系列”。“期货将近”指的就是这一系列合约中距离到期日最近的那个合约。
例如,如果现在是2023年10月,玉米合约有12月、1月、3月等多个到期日。12月到期的玉米合约就是“期货将近”合约。当12月合约到期后,下一个最接近的1月合约就会变成“期货将近”合约。
交易员和投资者密切关注“期货将近”合约的原因有很多:
“期货将近”合约在期货市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理解其含义,掌握其特性对于成功的期货交易是不可或缺的。
“期货将近”合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高流动性。 由于临近交割,买卖双方都更加活跃,大量的交易订单使得成交更加容易,滑点(实际成交价格与期望价格的偏差)也更小。 这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频繁交易和短线交易成为可能。 随着合约临近交割日,流动性可能会出现下降。 交易者需要密切关注交易量和订单簿的深度,及时调整策略。
“期货将近”合约的价格通常被认为是标的资产近期价值的最佳反映。 这是因为交割机制的存在迫使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收敛。 套利者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进行套利交易来消除价格差异。 “期货将近”合约的价格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对未来短期内供给和需求的预期。 这对于生产商、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参考信息。
对于那些希望保持在期货市场头寸,但不希望进行实物交割的交易者来说,合约展期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合约展期是指在现有 ( “期货将近”) 合约到期前,将其平仓,然后同时建立一个相同方向而在下一个到期日的合约上的头寸。 展期过程中需要注意“滚动成本”或“滚动收益”,这是由于不同到期日合约之间存在的价格差异。 如果远期合约的价格高于 “期货将近” 合约的价格 (正价差),展期将产生滚动成本,反之 (逆价差) 则产生滚动收益。 展期策略的选择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交易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虽然大多数期货合约最终都会通过展期来避免实物交割,但也有一些参与者会选择进行交割。 准备进行交割的参与者需要了解相关的交割流程、交割品级、交割地点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交割品的质量不符合标准、交割地点不便利等。 还需要支付相关的交割费用。 在选择进行交割之前,需要仔细评估其成本和收益。
期货合约不同月份的价格差异,也称为“价差”,是很重要的信息。价差结构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供需的预期和持仓成本 (例如存储费用、利息费用等)。正价差(远月合约价格高于近月合约价格)通常表明市场预计未来供应充足,或者持有标的资产的成本较高。逆价差(远月合约价格低于近月合约价格)则表明市场预计未来供应短缺,或者持有标的资产存在某些便利收益 (例如现货需求旺盛)。对价差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交易者更好地了解市场情绪和预测价格走势。
“期货将近”(或 “期货最近”)是期货市场中关键的概念,指的是距离交割日最近的期货合约。理解其高流动性、价格发现功能、展期策略、交割风险以及不同月份合约的价格差异,对期货交易者至关重要。 交易者需要根据自身的交易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市场的判断,灵活运用与“期货将近”相关的各种交易策略,才能在期货市场中取得成功。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